欢迎访问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官网) www.chsi.ac.cn !
政策解读您的位置:主页 > 政务之窗 > 政策解读 >

谁动了教师的福利?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时间:2014-10-31 08:40 点击数:
内容导读: 内容导读: 编者按:日前,有感于宁波一所学校给繁忙的老师放疲劳假,中国教育报通过官方微信推送了一篇小调查老师的这些福利,你享受过吗?从政策角度和各地实践说说老师可以

内容导读:编者按:日前,有感于宁波一所学校给繁忙的老师放“疲劳假”,中国教育报通过官方微信推送了一篇小调查“老师的这些福利,你享受过吗?”从政策角度和各地实践说说老师可以享受的福利,并且调查有多少老师享受了这些福利。文章推送后,一石激起千层浪,数千名网友参与调查…

 

编者按:日前,有感于宁波一所学校给繁忙的老师放“疲劳假”,中国教育报通过官方微信推送了一篇小调查“老师的这些福利,你享受过吗?”从政策角度和各地实践说说老师可以享受的福利,并且调查有多少老师享受了这些福利。文章推送后,一石激起千层浪,数千名网友参与调查和留言,中国青年报、腾讯微博等媒体跟进讨论,不少教师都在后台给编辑留言,说文章中列出的福利,一件都没享受过。 

  按照《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寒暑假带薪休假、定期体检、与公务员同等的医疗待遇、培训以及住房优惠等福利。可是到了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教师却享受不到这些福利?

 

  从今天开始,本报推出“关注教师福利”系列评论,深入探讨为什么《教师法》规定的福利难以实现,教师享受定期体检、培训等福利有何必要,如何推动教师福利制度的完善和保障,推动社会形成新型尊师文化等,敬请关注。

 

 

 

“老师的这些福利,你享受过吗?”调查结果 

 

教师福利不能喊在嘴上写在纸上

 

  看到宁波外事学校每月有一天带薪“疲劳假”的报道,笔者心情很复杂。话说教师不是有双休日吗?一年还有近两个月的寒暑假,凭什么又来个“疲劳假”?其实,国家政策法规明文规定了教师应有的福利待遇,我们要做的不应是“巧立名目”进行福利创新,而是如何确保教师法定福利能够不折不扣地实现。

 

  然而,实际问题是,条文归条文,现实归现实。政策法规规定的教师应有的福利待遇不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大打折扣,有的地方和学校甚至公然无视这些政策法规,随心所欲剥夺教师应享有的福利待遇。

 

  一方面,地方政府乃至于整个社会习惯用“敬业”“奉献”等高标准对教师进行道德绑架,几乎各级各类评选出来的“标兵”“楷模”之类的教师都是不计较工资福利的,似乎做了教师就不应该谈福利谈待遇。另一方面,是因为一些地方和部门无视国家法规,不尊重教师权益所致。他们动辄以学校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的一半以上等指标来标榜地方政府对教育的重视,指责教师的贪心与不知足。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教师往往在“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光环下自我陶醉。更有甚者,很多教师根本就不知道应享有哪些福利,以及如何维护这些权益。

 

  但我们需要明白的是,维护和保障政策法规赋予教师的福利,本应当是公民权利的底线,与其他从业人员一样,教师的福利是政策法规赋予的,谁也无权剥夺。人人都有维护自身福利的权利和自由,教师自然也不例外。

 

  如何保障教师福利落到实处而不受侵犯?笔者以为,首要是建立《教师权益保护法》,从法律层面确立教师应有的权益和福利,更重要的是要在法律层面监督和保障教师的权益与福利。

 

  从另一个角度说,国家提倡尊师重教,也有相应的法律条规,但我们需要明白的是“由于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举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举止才能维护法律。”这就是说,光有法律法规是不够的,关键是要有行动。这一方面固然需要依赖地方政府和整个社会,更重要的是依赖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公民。亦即是说,教师群体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来积极捍卫自己的权利,而不能坐等“法律健全”后再去维护。实际上,“立法”只是给了教师维权护权的有效武器和途径,但不等同于万事大吉。相反,若不积极用行动、事实和智慧去捍卫权利,使之沦为一纸空文,将来教师的处境只会更糟。

 

  地方政府如果真的尊师重教,就要克服困难,保障兑现教师应享有的各项福利待遇,而不能只是“喊在嘴上写在纸上”,更不能因财政困难或是用其他借口来剥夺教师本应享有的福利待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更要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一方面呼吁政府有关部门落实政策法规,一方面依法拓展教师福利渠道。各地教育工会,更应该在这方面为教师鼓与呼,多做实事。每个教师更应该理直气壮地维护自己的权益。要知道,如果每个教师都自觉不自觉地放弃维护自己的权益,教师群体就真的可能成为所谓社会“四害”中的一害了!

 

  所以,从教师应享有的福利政策层面来看,学校“疲劳假”之类措施的出现,实在是对教育现状的一种嘲讽。它提醒我们,教师乃至全体公民的福利待遇的保障需要更多地从制度建设、法律保障、实践维权等角度思考和突破。唯有每一个人都来关心、参与、改良,教育生态才有可能实现良性循环

 


相关文章:

  • 教育部委
  • 行业协会
  • 教育媒体
  • 科研院所
  • 友情链接
  • 地方中心